2006年3月30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焦点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法文化”绚烂浙大校园
本版策划 王树范 撰稿 余春红 摄影 陈立波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浙大校园是令人陶醉的,而浙大法学院第五届“法文化月”的启幕更增添了这所知名学府春的生机。3月27日晚,著名国际法学家易显河教授的一场以其自身“在国际法领域里斗智”的经历为主题的报告会拉开了浙大法学院“法文化月”的序幕。
    “法文化月”,这是法学院莘莘学子自己的盛大节日。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未来的法律人将在自行设计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展现求是学子显德修身,以法辅仁的人文修养和学术胸襟。同时,他们将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其他同学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其他学院的同学而言,也是一次学习法律、感受法文化和法治精神的良机。
     
    副院长孙笑侠谈八字院训
    “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简短的八字院训蕴涵了浙大法学院所有师生的追求和梦想。为期一个月的“法文化月”活动就是对这样的院训的一次生动具体的展现。因此,在活动的开幕式上,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笑侠教授独独谈了这八个字,把这八个字化成了他的主要讲话内容。
    “求是”是浙大的校训,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求是”又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孙笑侠教授认为,它在不同学科领域都是一种方法,是科学方法。如果用到社会科学,那么它就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而在法学上就体现为规范实证主义和社会实证主义。
    “厚德”语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孙笑侠教授说,德指什么,众说纷纭,它一直有很丰富的含义。而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新时代的公民,尤其是为大学生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我们法律人还有与职业技能相吻合的职业道德,我们崇尚法治、维护人权、实现正义,从而建立我们职业共同体的职业荣誉感,为实现法治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明法,是先秦法家的讲法,先秦古籍中见于《管子·明法》篇。孙教授说:“我们所讲的‘明法’,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要知晓法律,精通法律技术;二是领悟法律精神,掌握法学原理;三是要信仰法治,倡明法治,弘扬法治。”
    “致公,也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法科生与法律人都负有社会责任;第二,法科生与法律人都要树立为实现公正而工作的观念。”
    孙笑侠说:“‘求是’是一种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厚德’是一种伦理目标与价值诉求,如果说‘求是’标志着科学精神,那么‘厚德’则体现了人文精神。‘明法’代表着职业本色与职业技能,‘致公’象征着伦理目标与职业责任,如果说‘明法’是法科生的立身之本,那么‘致公’则是法科生的治国之志。”
    
    师生眼中的浙江法文化
    “法律文化与法治有密切的关系,法律文化能够表明公民对法律信仰的一种状态,没有法律文化支撑的法治只能是一个空壳,法文化也有不断演进的过程。我们的法文化月旨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法科生与非法科生之间以及校内和校外的沟通,通过法治展版、法制电影等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法文化,宣传法治理念,传播法文化。”
    法学院副院长夏立安教授告诉记者,法文化其实就是法治的根,法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它充分关注社会冲突和社会现状,也充分体现社会现状。“而浙江是最富有法文化的地方:近代的第一场理法之争发生在浙江;近代最有影响的律师事务所也在浙江;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孕育在杭州;还有绍兴师爷这样的法律文化现象也发生在浙江。”
    2004级法学院本科生刘贤茹是来自安徽省的学生,她觉得浙江发达的经济与法文化的发展是一致的。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而经济秩序的维持需要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在浙江人的心中是有法文化之根的。”
    对此,同样是2004级的本科生、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樊晓音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和感受。那是她第一次下乡做社会实践,当地的农民逮着机会纷纷前来咨询涉及土地等法律问题,寻求法律解答。樊晓音说,这应该也是法文化在普通人群身上的体现。
    在这些法科生的眼中,校园内法文化的传承也时常可见可感:校园网上经常可见社会法律问题的探讨,法学院的学生经常充当着校园内“律师”自愿者的角色。同时,他们本身也成了法文化的内容。
    
  精彩活动推荐
    为期一个月的法文化月里,法学院将相继推出“法治时空”普法宣传、“依法治校”学术探讨、“法政英才”职业领航、“和谐校园”文化盛典4个板块的活动。每个板块分别有3项具体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先睹为快:
    
    1、法治宣传
    法治宣传是浙大法学院“法文化月”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头戏,其实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法学院的学子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以各种形式做着法治宣传。本次法治宣传,法学院将在校内和校外通过宣传板的形式宣传我国政法队伍制服发展演变的过程,由此反映一个方面的法文化发展过程。
    
    2、法制电影
    电影一直来都是高校学子们喜爱的艺术。“法文化月”里,《因父之名》、《杀死一只知更鸟》、《律师行》、《肖申克的救赎》等一些法制电影可供饕餮。届时,名师还会进行现场点评,将
    文化娱乐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让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子们。
    
    3、模拟法庭
    今天是法学院的骄子,明天是法律领域的精英,他们之间必定有未来的法官、律师、检察官。而法律职业的意识和责任感却要从现在就开始培养了,模拟法庭,把法庭搬进校园,让法科生现在就感受和体验法律职业的神圣和角色定位,也让非法科的学子们“旁听”一堂特殊的庭审。4、经典读书月
    “研读法政名著,畅谈法治思想”,法学院将在4月面向全校同学,推出论文征集和探讨活动。通过研读经典法政书籍,培养法学理念,从而提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5、“创新”科研成果展
    扩大学术讨论范围,让更多的同学加入法学学术讨论研究中来,更好地创造学术氛围,这是本次“法文化月”的一大目标。因此,在此期间,法学院将把学术讨论成果将集结成论文集,并进行展览,这是一次学术交流和探讨的盛会。
    
    6、就业金桥
    就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法学院的学生也一样都将面临选择,为此,本次“法文化月”活动将为法科生架一座就业金桥。针对学生的就业去向,法学院将邀请司法机关从业人员、政府官员、律师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学习经验,畅谈法律事业人生。
    
    7、“名校名嘴”辩论赛
    5月初,复旦大学将派辩论队与浙大法学院辩论队上演一场名校名嘴对抗赛。唇枪舌剑,谁与争锋,辩出名校风采,辩出法科生的风采。